中德合作迈入发展新阶段:智能制造学院举行第二轮中德合作总结会暨2024级中德班分班启动仪式

发布者:宣传部复审发布时间:2024-12-17浏览次数:17

12月12日,第二轮中德合作总结会暨2024级中德班分班启动仪式于智能制造学院绿谷校区报告厅隆重举行,德国爱科特学院机电学院院长Hubert Döllinger(罗伯特·多灵格),翻译黄现,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汤书福,教务处处长徐爱亲,智能制造学院班子成员出席仪式,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研室教师、中德班班主任及2023级中德班、202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全体学生参加仪式。会议由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朱凌宏主持。

会议伊始,王科对2023级中德班学生顺利完成“德国机电一体化工”第一阶段的培训和考试表示祝贺,对2024级即将踏上中德合作之旅的学生寄予厚望。他强调,中德班小班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拥有诸多优势,不仅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更为学生搭建通往国际舞台的桥梁,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徐爱亲指出,中德合作已成为智能制造学院教学工作的一大亮点,并深受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认可,她对绿谷校区“中国特色、德国模式、大国工匠人才高地”的培育理念表示赞同,对学院师生依托中德合作项目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同时对德国培训师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表示赞赏。她表示学校、学院各方力量对中德班学生的培养用心良苦、投入甚多,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用好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成就美好人生!

Hubert Döllinger院长在发言中分享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模式和经验,并回顾了自己在中国的两次培训经历,他表示很喜欢丽水的风土人情,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热情接待,期待下一阶段的合作,也期待在德国见到在场的同学们。

汤书福对中德合作项目给予高度评价,他回顾了第二轮中德合作项目启动以来,双方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学生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并高度评价了德国合作伙伴在提供先进教学理念、技术支持和实训操作指导方面所做的贡献。他指出实现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供给,高技能人才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人才,含金量在逐步提升,首次工业技师培训项目在丽水的落地实践,在我省职业发展历程和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希望未来双方合作迈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新阶段,共同推动职业教育新发展,合力铸就职业教育辉煌图景。

会上,2023级中德班学生代表朱嘉成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中德班的学习经历与感悟,并对上课以及培训的老师致以诚挚感谢。此外,中德双方还为在近期刚结束的为期两周的“德国机电一体化工毕业考试”培训和考试中优秀师生颁发了优秀学员、优秀培训师证书,并为前期通过中德合作工业技师国际项目师资(教育工程师)培训和考核的10位教师颁发由德国工商行会IHK学院颁发的“德国工业技师国际”DIMI证书。

此前,学校与德国爱科特学院签约合作的德国工业技师国际项目落地实践,两期“中德合作工业技师国际项目师资(教育工程师)培训”圆满完成,我校骨干教师及丽水市8所中职院校骨干教师顺利完成培训,此次培训也是首次在国内开展德国标准的工业技师培养,该活动获源新闻、丽水经济开发区新闻报道。

(来源:智能制造学院(工程师学院)撰稿:贾璐璐、华云琦)

【责编:徐好然 审核:王科 阙敏慧】


Baidu
sogou